九州旅游网
136+83770180
    • 网站首页
    • 旅游新闻
    • 九州风光
    • 国内美景
    • 区域风景
    • 航拍中国
    • 旅游路途
    • 酒店民宿
    • 旅游租车
    旅游问答
预订电话 136+83770180(周一至周五 9:00-24:00 周六 9:00-20:00)
   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首页 > 旅游新闻 > 评说旅游 >

四川:绿色发展路上的故事


发布时间:2017-08-06来源:四川日报 作者:庞峰伟 史晓露 付 点击:次
,四川大地上每增添一抹葱郁的绿色,背后一定有一个动人的生态故事。有守护大山20年无怨无悔的护林员,有在“造林禁区”生长出的簇簇繁花,

 

成都兴隆湖畔的科学城。科学城生态区根据“海绵城市”理念设计了雨水花园,体现了循环利用、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。  何海洋 摄

7月8日,位于石棉的孟获城大草甸迎来最美花期。黄刚 摄

守护近万亩森林的“最美护林员”景祥俊。 谭曦 摄

 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: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。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,绿色是重要一环。而绿色发展路上每迈出一步坚定的步伐,四川大地上每增添一抹葱郁的绿色,背后一定有一个动人的生态故事。这些故事的主角,有守护大山20年无怨无悔的护林员,有在“造林禁区”生长出的簇簇繁花,也有整个山脉从生态脆弱向森林公园的蝶变。今天,我们将镜头对准我省绿色发展路上的这些小故事,目的只有一个:以榜样汇聚更多的力量,书写更多的生态故事,为全川增绿,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。

  故事

  人背马驮克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难题

  “造林禁区”将变森林公园

  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

  建设档案

  启动时间:2013年8月

  建成时间:2014年底

  达成目标: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40.3亩,土、水、肥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持和固定

  未来规划:打造一个面积约3000亩的森林公园

  8月5日上午10时,记者乘车从攀枝花市中心沿金沙江大道向东行驶,跨过新密地大桥再向西沿钢城大道行驶大致同样距离,便来到与市中心隔金沙江相望的马坎片区。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典型地段生态修复二期工程(马坎片区)项目就位于此。

  这是一片立于金沙江畔的高大山体。沿着崎岖山路向上攀登,眼前忽暗忽明,是阳光透过路边树木投下的光影。越往前走路越宽,最后是宽4米左右的沥青道路。道路两旁花木繁茂,攀枝花、红花羊蹄甲、小叶榕、三角梅……一团团、一簇簇,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。

  半山腰一处凉亭附近,侯兴发等管护工人身穿橙色工作服、手持园艺剪等工具,两人一组锄草、修枝、剪叶、浇水。“我们在这里管护已两三年了。”侯兴发说。

  “几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荒山。”攀枝花市东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徐明庆告诉记者,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特点是土壤松散贫瘠,气候干旱缺水,坡度大难以保持水土,因此生态十分脆弱,曾被国内外林学界视为“造林禁区”。马坎片区更是其中典型,每年四五月份,山地裸地地表极高温可达

  70℃,40厘米内的表土含水量接近零值。附近居民回忆,他们曾在山上种过农作物,但因为岩石大面积裸露,总是种什么蔫什么。一旦下大雨,又极易发生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。

  改变从2013年开始。当年8月,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,工程总投资约3200万元。“为改良土壤,施工人员从30公里外的岔河林场运来种植土。施工现场山高坡陡,车上不去,就用人背马驮。”徐明庆介绍,为解决灌溉难题,片区架设管道从附近企业引水灌溉植被。2014年底,工程通过验收,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40.3亩,其中原生植被抚育管理300亩、人工造林740.3亩。

  沿着沥青道路继续前行,经过一处山脊,眼前豁然开朗。马坎片区目之所及,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。再往前行,山坡上种的芒果树已挂果。附近居民李琳说,这里环境越来越美,空气清新,常常来此散步。

  “现在,马坎片区整个区域呈现了比较好的植被,逐步使土、水、肥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持和固定。这个项目的实施,为我们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典型示范。”徐明庆说。

  徐明庆表示,马坎片区正在规划打造一个面积约3000亩的森林公园,目前已修建了1处公共厕所、3处凉亭,停车场完成了600平方米,园区道路完成3000米,未来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。

  故事

  最美护林员:为了大山那片绿

  20年里,左肾完全消失、右肾仍在坏死的景祥俊在崇山峻岭中奔走6万多公里,里程相当于5次长征收获

  过去5年,四川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,增加森林蓄积7254亿立方米、森林面积1181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.88%

  8月5日,大巴山北部、米仓山南麓,海拔1500米的巴中市通江县铁厂河国有林场一片葱茏。两个背影在一片山林里走走停停,砍掉灌木杂草。

  “这样树能长得更好。”有“最美护林员”之称的林场职工景祥俊说。扛着锄头,背着背篓,育林、护林,景祥俊和丈夫张志才在大山里守护了20年。“林区一年比一年茂盛,需要栽树的时候少了。”变化,始于景祥俊工作的第2个年头。1998年,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”从我省开始试点,林区大面积推进森林抚育。从那时起,景祥俊每年有200多天奔走在山路上植树、护林。林场的9000亩林子,许多是景祥俊栽下并看着成林的。

“现在条件好多了,住砖瓦房,有电冰箱、热水器。以前可苦。”景祥俊刚去山里那几年,住的是简易工棚,出门所见除了大山就是深沟,照明靠煤油灯,吃水靠背挑。与她同去报到的5个同事,因难以忍受山里的孤独寂寞和高强度工作,一年之内陆续离开。

 

  “再苦也得守好大山,护好林子。”春天,景祥俊徒步数公里种下树苗;夏天,她挥刀除杂去灌、削枝抚壮;秋天,向群众宣传护林防火知识;冬天,整地培土,准备来年育苗。从大包梁到小石巷,从鸡公嘴到猫儿垭,身材瘦小的景祥俊走遍了林区的山山岭岭。20年里,她和丈夫参与植树60余万株,许多如今已长成碗口粗。

  为了植树护林,景祥俊没少受累。“有时作业点在四五公里外,她和张志才就每人背上近50公斤重的树苗去栽。”工友张运全说,景祥俊栽种的树多为刺杉、柳杉和青松,她宁可多跑路多爬坡,也要到老林子去采集优质种子,仔细育苗、小心栽种、认真看护,把成活率从不足60%提升到了80%以上。

  张志才还记得,有一年倒春寒,小树苗40%被冻死。“她心疼,但不服输,冷风里就上山了,拔了枯苗栽新苗。”山林里人迹罕至,熊、狼、蛇、野猪等常有出没,大家都提醒景祥俊少往老林子跑,可她说,作为护林员,山里的每一片林子都必须走到。

  店子坪林区有几十座坟墓,每到年节和清明,是火灾发生的高危期。每到这时候,景祥俊都从早守到晚,等到香火燃尽,灭了最后一粒火星才肯离开。至今,她守护的林子没有发生过一起险情。

  20年里,左肾完全消失、右肾仍在坏死的景祥俊在崇山峻岭中奔走6万多公里,里程相当于5次长征。大巴山里,新绿也一年比一年多。
而过去5年,四川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,增加森林蓄积7254亿立方米、森林面积1181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.88%。“这些数据,就是像景祥俊这样的平凡护林员一天天守护换来的。”铁厂河林场场长张蕾说。

  故事

  龙泉山蝶变进行时

 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

  建设档案

  启动时间:2017年3月28日

  建成时间:规划为2020年

  达成目标:面积将达1068平方公里,相当于5个青城山,森林覆盖率达到68%

  7月29日,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龚家山村,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在骄阳下发出光辉。这里是成都正在打造的油橄榄主题公园,也是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先期启动的示范建设项目之一。当天,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推进工作现场会关注了项目进展。

  先期种上油橄榄树后,健身步道、油橄榄博物馆等也将启动建设。看着火热开工的项目,淮口镇党委副书记屈栋梁说:“以前没人管的荒地,今后就要打造成4A级景区了。”

  绵延上百公里的龙泉山脉,将成都平原与丘陵地区分隔,一直以来都是成都的外围生态屏障。然而,这一生态功能却日渐脆弱。“前期摸底发现,龙泉山脉保水能力较差、土壤贫瘠、林相单一、森林质量差,生态功能较弱。”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龙泉山脉的生态修复势在必行。

  今年3月28日,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正式启动建设,按照规划将于2020年初步建成。建成后,面积将达1068平方公里,相当于5个青城山,森林覆盖率达到68%,形成“大规模绿化全川”的示范区。

  如此大体量的“生态绿洲、城市绿肺”要如何科学打造?分区规划、分类实施是关键。

 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涉及成都高新区、天府新区、龙泉驿区、青白江区、简阳市、金堂县等区域。目前,涉及区(市)县均启动了片区内规划编制工作,分解工作任务,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乡镇职责,并把规划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目标绩效考评。针对龙泉山脉各区域的不同生态现状,则分类制定实施方案,提出了生态提升、强化旅游度假功能、承载高端服务业三大规划举措。

  “对于生态敏感度较高区域划定为生态保育区,严格保护森林植被;生态敏感度一般、景观资源较好的区域划定为一般游憩区,承担休闲观光的功能;将生态敏感度较低、适宜小规模建设的区域划为服务业发展区,布局国际高端服务业小镇。”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谋定后动。目前,油橄榄主题园、龙泉驿区生态移民植被恢复等5个先期示范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实施。

  今年6月,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1.2万余名生态移民搬下龙泉山,他们将从极贫极旱、地质灾害频发的龙泉山腹地,整村移至10公里外富饶便利的西河镇。

  “期盼已久,迫不及待。”万兴乡斑竹村村民彭怀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作别故土。

  他的身后,过去的村庄已经人去房倒,未来这里将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,一个巨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将泽被后世。

  故事,为全川增绿,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。

  故事

  人背马驮克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难题

  “造林禁区”将变森林公园

  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

  建设档案

  启动时间:2013年8月

  建成时间:2014年底

  达成目标: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40.3亩,土、水、肥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持和固定

  未来规划:打造一个面积约3000亩的森林公园

  8月5日上午10时,记者乘车从攀枝花市中心沿金沙江大道向东行驶,跨过新密地大桥再向西沿钢城大道行驶大致同样距离,便来到与市中心隔金沙江相望的马坎片区。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典型地段生态修复二期工程(马坎片区)项目就位于此。

  这是一片立于金沙江畔的高大山体。沿着崎岖山路向上攀登,眼前忽暗忽明,是阳光透过路边树木投下的光影。越往前走路越宽,最后是宽4米左右的沥青道路。道路两旁花木繁茂,攀枝花、红花羊蹄甲、小叶榕、三角梅……一团团、一簇簇,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。

  半山腰一处凉亭附近,侯兴发等管护工人身穿橙色工作服、手持园艺剪等工具,两人一组锄草、修枝、剪叶、浇水。“我们在这里管护已两三年了。”侯兴发说。

  “几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荒山。”攀枝花市东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徐明庆告诉记者,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特点是土壤松散贫瘠,气候干旱缺水,坡度大难以保持水土,因此生态十分脆弱,曾被国内外林学界视为“造林禁区”。马坎片区更是其中典型,每年四五月份,山地裸地地表极高温可达70℃,40厘米内的表土含水量接近零值。附近居民回忆,他们曾在山上种过农作物,但因为岩石大面积裸露,总是种什么蔫什么。一旦下大雨,又极易发生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。

  改变从2013年开始。当年8月,马坎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,工程总投资约3200万元。“为改良土壤,施工人员从30公里外的岔河林场运来种植土。施工现场山高坡陡,车上不去,就用人背马驮。”徐明庆介绍,为解决灌溉难题,片区架设管道从附近企业引水灌溉植被。2014年底,工程通过验收,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040.3亩,其中原生植被抚育管理300亩、人工造林740.3亩。

  沿着沥青道路继续前行,经过一处山脊,眼前豁然开朗。马坎片区目之所及,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。再往前行,山坡上种的芒果树已挂果。附近居民李琳说,这里环境越来越美,空气清新,常常来此散步。

  “现在,马坎片区整个区域呈现了比较好的植被,逐步使土、水、肥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持和固定。这个项目的实施,为我们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典型示范。”徐明庆说。

  徐明庆表示,马坎片区正在规划打造一个面积约3000亩的森林公园,目前已修建了1处公共厕所、3处凉亭,停车场完成了600平方米,园区道路完成3000米,未来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。

  故事

  最美护林员:为了大山那片绿

  20年里,左肾完全消失、右肾仍在坏死的景祥俊在崇山峻岭中奔走6万多公里,里程相当于5次长征收获

  过去5年,四川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,增加森林蓄积7254亿立方米、森林面积1181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.88%

  8月5日,大巴山北部、米仓山南麓,海拔1500米的巴中市通江县铁厂河国有林场一片葱茏。两个背影在一片山林里走走停停,砍掉灌木杂草。

  “这样树能长得更好。”有“最美护林员”之称的林场职工景祥俊说。扛着锄头,背着背篓,育林、护林,景祥俊和丈夫张志才在大山里守护了20年。

  “林区一年比一年茂盛,需要栽树的时候少了。”变化,始于景祥俊工作的第2个年头。1998年,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”从我省开始试点,林区大面积推进森林抚育。从那时起,景祥俊每年有200多天奔走在山路上植树、护林。林场的9000亩林子,许多是景祥俊栽下并看着成林的。

  “现在条件好多了,住砖瓦房,有电冰箱、热水器。以前可苦。”景祥俊刚去山里那几年,住的是简易工棚,出门所见除了大山就是深沟,照明靠煤油灯,吃水靠背挑。与她同去报到的5个同事,因难以忍受山里的孤独寂寞和高强度工作,一年之内陆续离开。


“再苦也得守好大山,护好林子。”春天,景祥俊徒步数公里种下树苗;夏天,她挥刀除杂去灌、削枝抚壮;秋天,向群众宣传护林防火知识;冬天,整地培土,准备来年育苗。从大包梁到小石巷,从鸡公嘴到猫儿垭,身材瘦小的景祥俊走遍了林区的山山岭岭。20年里,她和丈夫参与植树60余万株,许多如今已长成碗口粗。


为了植树护林,景祥俊没少受累。“有时作业点在四五公里外,她和张志才就每人背上近50公斤重的树苗去栽。”工友张运全说,景祥俊栽种的树多为刺杉、柳杉和青松,她宁可多跑路多爬坡,也要到老林子去采集优质种子,仔细育苗、小心栽种、认真看护,把成活率从不足60%提升到了80%以上。

  张志才还记得,有一年倒春寒,小树苗40%被冻死。“她心疼,但不服输,冷风里就上山了,拔了枯苗栽新苗。”山林里人迹罕至,熊、狼、蛇、野猪等常有出没,大家都提醒景祥俊少往老林子跑,可她说,作为护林员,山里的每一片林子都必须走到。

  店子坪林区有几十座坟墓,每到年节和清明,是火灾发生的高危期。每到这时候,景祥俊都从早守到晚,等到香火燃尽,灭了最后一粒火星才肯离开。至今,她守护的林子没有发生过一起险情。

  20年里,左肾完全消失、右肾仍在坏死的景祥俊在崇山峻岭中奔走6万多公里,里程相当于5次长征。大巴山里,新绿也一年比一年多。

  而过去5年,四川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,增加森林蓄积7254亿立方米、森林面积1181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.88%。“这些数据,就是像景祥俊这样的平凡护林员一天天守护换来的。”铁厂河林场场长张蕾说。

  故事

  龙泉山蝶变进行时

 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

  建设档案

  启动时间:2017年3月28日

  建成时间:规划为2020年

  达成目标:面积将达1068平方公里,相当于5个青城山,森林覆盖率达到68%

  7月29日,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龚家山村,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在骄阳下发出光辉。这里是成都正在打造的油橄榄主题公园,也是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先期启动的示范建设项目之一。当天,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推进工作现场会关注了项目进展。

  先期种上油橄榄树后,健身步道、油橄榄博物馆等也将启动建设。看着火热开工的项目,淮口镇党委副书记屈栋梁说:“以前没人管的荒地,今后就要打造成4A级景区了。”

  绵延上百公里的龙泉山脉,将成都平原与丘陵地区分隔,一直以来都是成都的外围生态屏障。然而,这一生态功能却日渐脆弱。“前期摸底发现,龙泉山脉保水能力较差、土壤贫瘠、林相单一、森林质量差,生态功能较弱。”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龙泉山脉的生态修复势在必行。

  今年3月28日,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正式启动建设,按照规划将于2020年初步建成。建成后,面积将达1068平方公里,相当于5个青城山,森林覆盖率达到68%,形成“大规模绿化全川”的示范区。

  如此大体量的“生态绿洲、城市绿肺”要如何科学打造?分区规划、分类实施是关键。

 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涉及成都高新区、天府新区、龙泉驿区、青白江区、简阳市、金堂县等区域。目前,涉及区(市)县均启动了片区内规划编制工作,分解工作任务,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乡镇职责,并把规划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目标绩效考评。针对龙泉山脉各区域的不同生态现状,则分类制定实施方案,提出了生态提升、强化旅游度假功能、承载高端服务业三大规划举措。

  “对于生态敏感度较高区域划定为生态保育区,严格保护森林植被;生态敏感度一般、景观资源较好的区域划定为一般游憩区,承担休闲观光的功能;将生态敏感度较低、适宜小规模建设的区域划为服务业发展区,布局国际高端服务业小镇。”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谋定后动。目前,油橄榄主题园、龙泉驿区生态移民植被恢复等5个先期示范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实施。

  今年6月,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1.2万余名生态移民搬下龙泉山,他们将从极贫极旱、地质灾害频发的龙泉山腹地,整村移至10公里外富饶便利的西河镇。

  “期盼已久,迫不及待。”万兴乡斑竹村村民彭怀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作别故土。

  他的身后,过去的村庄已经人去房倒,未来这里将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,一个巨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将泽被后世。

(责任编辑:梁丽)

上一篇:四川:森林归来

下一篇:陕西:巴山深处女儿红

我要评论
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

最新文章

  • 旅游业者注意,统计数据显示短视
  • 陕西:秦岭主峰太白山南麓太白县
  • 石门的白云山,航拍雪景美呆啦!
  • 抓住假期的尾巴!洛阳这些地方“
  • 【河南】装上智慧“大脑”旅游驶

相关文章

  • 四川:巨石砸中旅游大巴,生死关
  • 四川:全域旅游“乡村旅游+”推陈
  • 四川:旅游热度不减 4成订单来自
  • 四川:欢聚在成都 共度中国年
  • 7000多万人次游天府 大家爱买“四川

旅游线路

  • 马来西亚沙巴5日5晚自由行
  • 普吉岛6日4晚跟团游
  • 长滩岛5日4晚自由行
  • 香港4日3晚自由行
  • 台湾8天7晚自由行

酒店推荐

  • 嘉鑫花园酒店
  • 南阳银都建国酒店
  • 南阳宾馆
  • 方圆快捷酒店
  • 永安曼福特

旅游租车

  • 现代索纳塔八代
  • 奥迪A6L
  • 八代雅阁
  • 雪佛兰新赛欧/自排/三厢

服务咨询

  • 点击这里在线咨询
    点击这里在线咨询
  • 客服电话
    136+83770180
  • 工作时间
    周一至周五 9:00-24:00 周六 9:00-20:00

九州旅游网 版权所有
Copy right © 2002-2018 http://www.9zly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17041366号-4
预订电话:136+83770180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24:00 周六 9:00-20:00 地址:河南 技术支持:九州旅游网